主要品種編輯
葡萄的種類繁多,全世界有8000多種,中國有500種以上。著名的如:紫紅渾圓、珠光寶氣的“龍眼”,被譽(yù)為“北國明珠”。有早熟的無核白,酸甜可口的紅提等等。早熟有核
香妃、鄭州早玉早熟無核
無核早紅
鄭果大無核:歐亞種,果穗大,圓錐形,平均重6500g,最大重900g以上。果粒著生緊密,近圓形,綠黃色,平均粒重5.4g,最大重9g。肉脆,味甜爽口,含可溶性固形物16.5%,品質(zhì)中上,7月下旬成熟。
優(yōu)無核:又名黃提,在美國叫超級無核。歐亞種,果穗長圓錐形,平均重450g。果粒卵圓形,平均重6g。果皮薄,黃綠色,充分成熟為金黃色,有淡玫瑰香味,含糖17.2%,品質(zhì)極佳,7月中下旬成熟。
中熟有核
巨玫瑰、巨峰、、巨玫瑰、黑峰、黑瑰香晚熟有核
大紅提、黑提[1]?、紅地球晚熟無核
紅寶石無核
克瑞無核:歐亞種。果穗大,圓錐形,平均重500g,大者1000g。果粒長橢圓形,果皮中厚,亮紅且具有白色較厚的果霜,平均重5g。果肉硬脆,味濃甜,含糖19%,品質(zhì)佳,極耐貯運。10月上中旬完熟。該品種樹勢極強(qiáng),可采用棚架栽培。3生長環(huán)境編輯地理環(huán)境
緯度和海拔
葡萄種植要求海拔高度一般在400~600米之間。喜光、喜暖溫、對土壤的適應(yīng)性較強(qiáng)。原產(chǎn)地亞洲西部地區(qū),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園分布在北緯20~52度之間及南緯30~45度之間,絕大部分在北半球。中國葡萄多在北緯30~43度之間。葡萄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安徽蕭縣,新疆吐魯番。
葡萄種植海拔高度一般400~600米。中國葡萄海拔的變化較大,約200~1000米,安徽蕭縣葡萄分布在平原,河北懷來葡萄分布高度達(dá)1100米,山西清徐達(dá)1200米,西藏山南地區(qū)達(dá)1500米以上 。緯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圍內(nèi)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。
坡向和坡度
在大地形條件相似情況下,不同坡向的小氣候有明顯差異。通常以南向(包括正南向、西北向和東南向)的坡地受光熱較多,平日氣溫較高。坡地的增溫效應(yīng)與其坡度密切相關(guān)。一般坡地向南每傾斜1度,相當(dāng)于推進(jìn)1緯度。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~35度(在北緯40~50度范圍)。
葡萄因較耐干旱和土壤薄,可以在相對不大范圍內(nèi)發(fā)育根系,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栽培,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(yán)重,因此,在種植葡萄時應(yīng)優(yōu)先考慮坡度在20~25度以下的土地。水面的影響:
海洋、湖泊、江河、水庫等大的水域,由于吸收的太 陽輻射能量多,熱容量較大,白天和夏季的溫度比陸地低,而夜間和冬季的溫度比內(nèi)陸高。因此,臨近 水域沿岸的氣候比較溫和,無霜期較長。臨近大水面的葡萄園由于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藍(lán)紫光和紫外線,漿果著色和品質(zhì)好,所以選擇葡萄園時盡量靠近大的湖泊、河流與海洋的地方。